HTML模版大全LOGO
 


采访过很多作家,我想说说我的几个比较独特的观点

收藏

关于作家的坚持,我也采访过很多作家,我想说说我的几个比较独特的观点。我觉得,我说的这些原因,对于“作家坚持写作”,更具决定性作用,而不是传统的大家说的那些原因。


案例一:某省作协理事

我大学同学的父亲是某省作协的理事,算是成就比较高的作家了。我和这个同学关系比较好,某年暑假去他家里玩儿,就拜访了他的父亲。

我就管他叫张老师吧。

作为一名文艺青年,我对张老师的崇敬是高山仰止的,问了很多问题,当然也包括:

您是如何坚持写作的。

张老师先给我讲了个故事:他还没当作家的时候在工厂工作,热爱体育,除了篮球打得好,另一个出名的是能吃。

有一次,上午刚10点钟,他就饿得不行,跑去食堂问什么时候开饭。食堂的大师傅跟他开玩笑,拿着早饭剩下来的15个馒头对他说:开饭还早,这15个馒头可以免费给你。但是你必须一个不剩的吃完,只要你能吃15个馒头,我输给你一包烟。

张老师二话不说,吃了15个馒头,赢了一包烟。

故事还没有完。

大师傅一脸沮丧。中午在窗口给工人们打菜,突然,他透过窗口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,端着饭碗来打菜,不是别人,正是张老师!

大师傅看了看表,才尼玛11点半。一个小时前刚吃了15个馒头的人——竟然还能吃。

张老师说到这里,才总结道:“没办法,出身在那个年代,又那么能吃,写作是我能做到的,唯一能让我吃饱的职业。”

案例二、网络作家天蚕土豆

天蚕土豆曾经参加过一次见面会,有一个读者对他说:自己也写网文,但是总是坚持不下去,后来认识了好多写网文的朋友,情况也都差不多。

请问你是如何坚持下去的?

天蚕土豆说了自己的故事,关于这个故事我在其他回答里有说过,不赘述。大概就是每天混网吧,没什么正经事儿,就在网吧写了。

以上两个案例,我相信很多人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——

坚持写作的主要原因和动力,是经济利益和闲着无聊。

实际上,很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。包括我当初也是这么认为的。

但是后来我发现,并非如此。

我再说一个刘震云的例子,刘震云自己说的——

“《一句顶一万句》获茅盾文学奖那天,刘震云正在菜场买菜。他对比着西红柿和茄子的价格,犹豫不决。正准备开口讲价,来电铃声响起,出版人告诉他获奖喜讯,并说奖金有50万。刘震云喜笑颜开,装了半袋西红柿,回家给自己做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。”
从开始写作到茅盾文学将,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,这得是多少茄子和西红柿之间的纠结呀?这期间,不是“改变生活”这一目的便能坚持下来的。

如果只是为了这个目的,那么作家们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,他就可以搁笔了。利用名气赚钱,会比写作轻松很多。写过小说的人都知道,一部作品出来后,简直就是掉一层皮。

我认为以下几个原因,是很多人都不太关注的。

第一:技巧的快感
我自己学了几年书法,一开始很苦很苦,为什么呢?因为总是写不对,和字帖完全不一样。但是现在,我告诉你,我春节长假期间,有几天从上午10点写到第二天凌晨3天。期间除了上厕所,啥也没干。

根本停不下来。

到了3天,还是抱着留恋的心情才上床的,做梦都在想着字形结构。

我相信很多练过琴、学过画画、搞过艺术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一天——只要他能够熟练运用某种技巧之后,他就会对这种技巧着迷。

写作也是一样。

金庸在他前几部小说的时候,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,但是他还是写了15部。路遥,用他所有的稿费去支持写当时不被看好的《平凡的世界》。我觉得,这是他们对技巧自由的一种“上瘾”的表现。

作家积累了一定的技巧、学会了“看世界”,他们就会特别想像一个话痨一样的把他这些给整出来。是很辛苦,但更是快乐。

你以为跳舞唱歌吃饭聊天搞对象不辛苦?

当然,必须要说的是——

走入写作的技巧快感,前期必须经历艰苦的训练。比如我前面说的作家张老师,他后来就多次参加作协举办的培训班,回炉再造。

学习,是任何一个门类成功的必经之路,没有例外,也不要对例外抱有幻想。关于这一点,知乎的1元写作课,比我说的更清楚一些。

第二、归属感
现代人的焦虑中有一种叫“归属感缺失”。每一个学生都不认为自己是很受欢迎的、有一半同学认为是被孤立的;长大了,你会发现社会对你非常不友好;在公司里,你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远不像TVB连续剧里那样亲如一家,基本上来说,同事之间是敌人、劳资之间是仇人;即便在家里,夫妻之间的关系最多也是抱团取暖的关系。

在这个社会里,绝大部分的人没有归属感。

作家,这个标签,能让你有归属感。

我是谁?

我是一个作家,这代表了很多很多,最主要的是,这代表,我能感觉当别人听到我这个标签的时候,至少会产生这样的认识——

文艺、思路清晰、表达能力强、有感染力、肯定幽默、思维与众不同、有趣。经济收入不算高,但是社会地位受人尊重。

而这一切,在现代这个社会里,是非常非常难以找到的。

尤其是被确认的作家,这包括在正式媒体发表过文章的、拿过奖的、大型媒体企业(如知乎)签约的、尤其是加入作协的。如果没有特别吸引他们的东西,他们是不太愿意轻易放弃这一身份的。

他们在这个身份上找到了归属感。

作家这个标签之所以有归属感,因为它和其他标签不一样的是:它给人的感觉比较具体,甚至具体到收入、性格、是否有人格魅力方面。

换一个标签,比如说“善良”、“魅力”、“知性”,这些标签所有人的归属感会很差的,首先说他们不固定,其次他们不被所有人认同,再次就是比较虚无缥缈。

而且,作家的归属感,是一辈子的。

其实,成为作家的门槛还是不高的,也是可以训练的。这一点,以后有机会我会结合知乎1元课程内容,掰开了揉碎了清晰解读,这里不赘述。

第三、恐惧感
作家,是我所知道的所有职业中最稳定的一种。我几乎都没见过几个作家转型成功的。前面说的刘震云,转型电影人,也被某一事件弄得灰头土脸。

关键是,那件事情,他本不是主要人物,本可以处理的非常巧妙,但实际上,他处理得非常糟糕。

这就是作家转型经常失败的重要原因——他们除了处理文字、其他一概不会处理。

此外,由于公众对作家这个标签比较美好的解读,让他们一旦从事商业活动,就会破坏这种解读,导致他们转型的“社死”。

不光作家,科学家也一样。

我现在实在想不出作家转型成功的例子。

这让他们对作家以外的世界充满了恐惧。

他们不坚持不行呀,别的咱也不会呀!

金庸似乎是个例外。他是当代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(没有之一),也是成功的企业家,创办的《明报》在当时独占鳌头。

但很多人并不知道,金庸在很多关键决策上,都是错误的,而其中仅仅一个错误,就一个错误,把他之前的所有心血全部付之一炬,这一点金庸先生也是承认的,那就是1992年,把《明报》卖给了于品海。而当时于品海不是他的唯一选择,总之,当时全球报业的大亨都像金庸抛来了橄榄枝。

而当时的收购也充满了了理想主义味道:别的大亨给出的收购报价都不低于3亿现金;于品海给出的是则是”1.3亿非现金+情怀“套餐。

作家金庸,毫不犹豫选择了于式套餐。

后来的金庸,还做过1元钱卖版权给某导演,拍完之后又大骂的事儿。

金庸尚且如此,哪个作家敢和社会叫板?

他们的坚持,有一半原因,是被逼的。

最后解释一下金庸为什么能够成为商业极其成功的大作家。

原因很简单,金庸是先做商人,然后才变成作家的。也可就是说,金庸先生不是作家转型做商人,而是商人转型做的作家。

所以,金庸在早期商业上的能力奠定了基础,而后来转型成作家之后,就屡出昏招,最后为了作家情怀把自己前半生的商业成果给断送了。

这种他的小说中也能看到这一变化,他早期的小说充满了”自媒体“商业元素,而越到后来、其情感、理想成分越明显。

前面说了,作家坚持写作的一些个人看法。和人们常说第诸如”改变生活“、”伟大情怀“不同,我说的这些都是客观原因。而我认为,在作家这个群体,客观原因可能会比主观的更重要一些。

开始,你可能是主观的,他解决的是”如何开始“的问题,但是当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,尤其是在”坚持“这个问题上,客观原因就更重要了。

勇敢走进作家圈,多多学习、多加朋友、勤奋写作。当你发现取得一定成绩之后,那么写作这事儿似乎并不太需要”坚持",而成为一种爱好了。

评论(0条)

请登录后评论